去年1月,明基推出了符合DCI-P3电影工业色彩标准的普及型4K投影机W2700和W5700,作为一个投影仪的老用户,楼主也一直在关注这两款主打高色准的机型。
色准,顾名思义就是色彩显示准确度,简单来说,物体本身的颜色和显示器最终呈现的颜色完全一致是显示设备的极致目的,因为显示设备的天职就是让事物的色彩正确还原并显示出来。不过,我们也都知道,让色彩百分之百的正确还原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业界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定色彩的准确度,比如日常绝大多数计算机显示标准sRGB,此外还有印刷设计领域的AdobeRGB,影视中的REC.709,REC.2020,DCI-P3等等。
DCI-P3广色域标准,普遍应用在电影工业领域,从电影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均遵循DCI-P3广色域来做校正。与Rec.709色域相比,DCI-P3广色域的绿色和红色覆盖范围还要广26%,提供更多可见色彩,我们平时用的投影仪或者显示屏,如果色域跟不上的话,就没法展现出电影本身能表现出的色彩,明基W5700搭载了DCI-P3广色域标准,则能重现电影最原始的色彩,感受电影最原始要表达出的色彩。最近刚好另一个土豪基友准备在地下室弄一个影音室,购入了一台明基的W5700,他的影音室还在装修,我就把这台机器借过来先把玩一下。
外观
外面上来看,第一感觉是大!和之前线下影音会体验时用的专业机型体积差不多,毕竟W5700也是为家庭影院定制,所以整体是黑色的工业风,和此前楼主所用过的i705比起来,少了几分时尚,多了几分稳重和专业感,机身体积也大了一圈,想必是因为内部采用了更为高级的解码元件和镜头等等。
正面设计风格上有点跑车的感觉,正中是硕大的镜头组件,左右两侧则是大面积的散热孔,机身前部为黑色雾面设计,能降低影音室内反射光线影响,镜头右侧则是遥控接收窗,机身右侧上方则是电源及状态指示灯,分别是POWER、TEMP、LAMP。
镜头组件上,体积也比楼主之前用过的机器大很多,6组11片低色散光学玻璃组成的镜头结构,能提供更好的透光性,玻璃材质的镜头更不容易受温度影响,能为4K画质带来持久的清晰度,镜片上采用低色散涂层,大幅地减少色差, 第1片和10片采用超精密顶级高透光镜片,解析更加锐利。
镜头下方有凸出一部分,有点像屋檐,这样在机器长期吊装的状态下,可以为镜头遮挡灰尘。
镜头对焦环都放置在镜头前部,调节起来阻尼感挺强,倒有种高级感,比起楼主之前用的机器手感好太多。
灯泡机散热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机身两侧设计了大面积散热孔和风扇,不过配合W5700较大的体积,散热完全不成问题,机器运行时的声音也比较小。
机身顶部设计还是比较简洁的,两个镜头位移旋钮更是透出浓浓的工业风,镜头组件可以上下左右平移也让机器安装调试时方便不少。
控制按钮由顶端移至背面,吊装后操作起来就不太方便了。机身后部接口还是比较丰富的,从左到右分别是:百兆LAN口:用于通过网络控制投影;SPDIF:数字音频输出连接;IR IN:红外线延伸器以确保更好的接收遥控器信号;12V TRIGGER:用来触发外接设备,如电子屏或灯光控制;USB 3.0接口:可用于外接存储设备;HDMI1和2都是2.0b版本:支持HDMI视频输入;USB MINI-B:可用于固件升级;RS-232:用于连接电脑控制系统和投影机维护;USB2.0接口:外接U盘硬盘;USB2.0接口2:支持2.5A电源;3.5mm音频:音频输出;电源接口。
底部主要是铭牌和挂架螺丝孔,前面两个支脚则带有螺丝设计,可调节高度,调节起来也比较顺畅,由于两个支脚均为可调节设计,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和高度还是比较容易的。
遥控器造型和明基楼主之前用过的明基投影仪基本一致,,只是配色改为黑色,同样是按下后发出红色背光方便光线较暗时使用,但不便的是全英文标识,希望能增加中文标识。
附送了很大一本说明书,对于安装和使用的注意事项都有详细的说明,还是比较实用的。
实际体验及与1080P投影仪画质简单对比
按照官方的说法,明基W5700依循明基独家CinematicColor色彩调教技术,由CinematicColor技术专家团队带领THX和ISF双认证工程师, 遵循DCI-P3色域标准反复调色,符合百分之百DCI-P3色准广色域标准,支持HDR 10与HLG规范,画面明暗分明,能感受到电影创作者最想展现给观看者的色彩;CinemaMaster Video+画面补偿技术,给发烧友在家中带来有如影院级的画面体验,采用专用全玻璃镜头,大幅度减小色差,再加上4K分辨率,画质上完全不用担心。这里先来和家中的1080P投影仪进行画质上的简单对比吧。
先来看看屏摄效果,第一感觉就是清晰,分辨率的进升带来的清晰度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和楼主从1080P显示器提升到4K显示器的感觉差不多,第二感觉是色彩观感比起之前的中端机型好很多,一个是油润感,另一个是有种电影感,比如在肤色处理上,人脸不是惨白惨白,而是有了高级感。
有没有纤毫必现的感觉,眼睫毛清晰到可以数出根数,瞳孔里的影象也能看到,眼中的血丝、皮肤的纹理和毫毛也都能看得到,模特辛苦了~
颜色鲜艳,画面锐利度也高了很多,细节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注意后面显示屏上的点阵还有模特的发丝。
整个颜色的呈现也很讨喜,车体的黄色呼比较明快,车体上的字体也清晰可见,水珠更是显得真实。
阳光下,摩托车车漆上的金属反光立体感很强,显得很真实。
注意车标和右边路牌上的标识,内容同样清晰可辨,这也正是4K高分辨率的魅力所在。
下面和1080P的投影仪进行屏摄进行对比,对比图上图均为W5700。
可以看出W5700的颜色更润一些,有种电影感,清晰度也比1080P机型的要高,当然这些也是通过对比才能展现出来的。
这组对比从颜色看也是W5700更好看,1080P的机器颜色还是发干,W5700颜色真实许多,也更加生动,注意看鹦鹉的爪子。
这组对比也很明显,先看远处的树木,W5700展现的是一幅秋意,从远山的刻画来看,通透感和清晰度都比较好,再看近处的水,不用我多说了,基本上是高下立判。
这组颜色上的差别很大,色彩上W5700更为生动多彩,后面树木的绿色有种清生机勃勃的感觉,再从鸟儿的头部和下面墙砖的纹路细节看,W5700明显更胜一筹。
这组上,W5700展现出的阳光更强烈,和旁边蓝天的反差也更大一些,而1080P的机器在远处海水的处理上出现了偏色,颜色上W5700看起来好看很多,不禁要感叹,还是一分钱一分货。
接下来是电影中的屏摄对比,为了尽可能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楼主使用了亿格瑞A5播放威联通NAS中的电影原盘。
系统菜单上,还是明基以往的菜单样式,很容易上手。
明基提供了七种图像模式,分别是Vivid TV(生动)、D Cinema(影院DCI-P3)、Cinema(影院Rec.709)、Bright(明亮)以及自定义USER模式。
下面两组图片,对比下D Cinema(影院DCI-P3)和Cinema(影院Rec.709),可以看到D Cinema(影院DCI-P3)呈现出了更多更丰富的色彩。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DCI-P3下影片效果到底怎么样,以楼主比较喜欢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因为本身是HDR的原盘,所以W5700自动将信号切换为HDR10,以亮度和色彩的较高对比度呈现高动态范围效果,楼主也在设置中打开了宽色域模式(DCI-P3 )以获得更精确的色彩呈现。
没截到同样的场景,但是清晰度上还是W5700更胜一筹,无论是船上印刷的字迹还是老虎身体的细节都一览无余,最重要的是。整个画面是晚霞时的感觉,能感受到大海上的孤独和沉寂感,这也是电影创作者想要表达出的色彩。
在颜色呈现上W5700更准确,而1080P的机器仍然出现偏蓝青的现象,老虎的毛色也不太正确。
再来看几张屏摄,夜色中发光的水母群,还记得在电影院看到这个场景时的震撼,这次W5700又让楼主重温了这种感觉。
一人一虎一船,海水中倒映着天上的云,有种茕茕孑立的感觉。
烈日下少年的刚毅的眼神,干裂的嘴唇,粗糙的皮肤,再看下面老虎的毛发和眼神,都让人觉得这是真实发生在眼前的。
另一部楼主喜欢的电影《白日梦想家》,画家同样色彩明快,清晰自然,很好的贴合了主题,也能感受到电影制作者想要展现出的乐观、向上色彩。
《毒液:致命守护者》整部电影色彩就阴郁了不少,也是比较考验投影仪对暗部细节的表现,从中截取了几个场景,W5700对暗部细节的展现还是比较好的。夜色下垃圾桶上的字迹、橱窗上的贴画都清晰可见,监狱里墙砖的细节、明暗过渡都很有氛围感。
得益于机身体积较大再加上强大的散热系统,W5700的温度控制还是不错的,机身基本微温,大部分在33度左右,只有右侧的出风口温度较高一些,出风口上面机体部位在56度左右,出风口温度在64度左右。
噪音上,主要为投影仪散热风扇发出的,紧贴机身测得噪音为56dB,距离30公分时衰减为47dB,距离到1米外基本已经听不到散热风扇的嗡嗡声,再加上这款投影仪一般大家买回来也是吊装,不会坐在距离投影仪太近的地方使用,所以噪音上完全不用担心。
总结
以上,经过体验,W5700的画质还是很棒的,适合重度的电影爱好者,家里有很多4K资源,平时习惯观看4K电影的用户,现在4K资源越来越多,如果你准备选购一款投影仪来组建一个自己的专属影音室,又在纠结1080P还是4K的话,还是建议直接买4K吧,毕竟投影仪这种产品一用就是几年,起码4K短时间内不会落伍。
关于色准,楼主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早前折腾显示器的时候就买了红蜘蛛,也先后用过几台艺卓显示器,目前在用的是艺卓的CG系列。众所周知,艺卓算是显示器里的贵族了,同样的27寸显示器,别家最便宜的可能就一两千元,艺卓CG却能卖到两三万,究其原因,就是艺卓能带来更高的色彩准确度。
所以,明其这款W5700为什么能卖到这个价格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在定位上也算得上是投影仪里的艺卓了,要知道提升色准可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说简单的加点配件就能搞定的,而是要技术的积淀、高端的配件加上有经验的团队调校打磨才能实现的。肯定有很多人要说这个价位的4K是抖出来的如何如何,但是专业级的原生4K价格要多少?比如X12000H的价格又翻倍了。
楼主上一台艺卓CX241还是8bit抖到10bit的呢,但是效果同样不差,参数是一方面,但参数不是决定因素,还是希望大家在选购时不要做一个完全的参数党,毕竟我们都想尽可能少花点钱实现更好的效果不是。
小编辛苦了,有什么幕布可以推荐吗?
等W2700的升级款,希望能尽快出来,5700家里不太合适,一个是超了点预算,另一个是距离上投不满幕布尺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