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客ZhaiiKer 宅客ZhaiiKer
  • 首页
  • 资讯
  • 评测
    • 影音评测
    • 数码评测
    • 玩物评测
  • 分享
  • 专题
  • 视频
  • 社区
  • 浮力
  • 注册
  • 登录

科技 | 霍金预言:“AI 将奴役人类”,这只是一道”自我毁灭“的多选题...

Meisner
5年前分享阅读 6,910

其实,当平时小编在写关于 AI 的资讯、分享等内容时,就一直在想这个话题:霍金最后修正的五个预言是否会实现?

今天想跟 Zker 们分享下我对其中两个预言的小小看法:

1. 人工智能将取代、奴役全人类
3. 人类正在走向灾难或通往星际之路

—— 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臆念,学识甚浅,望修正、指点。

科技 | 霍金预言:“AI 将奴役人类”,这只是一道”自我毁灭“的多选题...-宅客ZhaiiKer

 

AI 人工智能是如何奴役人类的?

据 2017 年俄罗斯卫星网报道,霍金再作预言之一:人工智能将完全取代、奴役人类。

并「警告」:人类最好禁止 AI 在军事中的使用,并严密注意 Al 将如何逐渐接管人类的工作。

根据霍金的理论、当今科技文明程度与创造者们虚构的未来科技蓝图,小编对预言的态度是:不得不承认。

霍金说,如果人类没有能力管理好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么这种技术的出现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糟的一刻。电脑理论上可以仿效甚至是超越人类智力。人类创造 AI 人工智能就是为了满足甚至是代替人类的一些劳动力及生产需求。不管怎么说,AI 的最终目的都是「模仿」人类机能并「服务」于人类。

到底是有什么依据能确保未来中的 AI 人工智能「不会」超越并取代人类?

科技 | 霍金预言:“AI 将奴役人类”,这只是一道”自我毁灭“的多选题...-宅客ZhaiiKer

(2015年上映电影《机械姬》)

 

大数据

所谓“人工智能”,何为“智能”?这是一个争议性较大的概念,可涉及到“意识”、“自我”、“思维”等问题。其中“思维”也包括脱离“自我意识”的思维能力。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基于「大数据」的思维(计算)能力,而大数据就是采用所有领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与结果。说白了就是对生物的思维、行为惯性以及物质、规律变换结果的研究统筹。因此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大数据」中的各种情况计算出人类在此时此刻的需求、反映、举措、结果并进行「效仿」。

比方说,美团与百度合作的 「AI 外卖送餐机器人」。它不仅具备红绿灯识别功能,并且能根据道路交通选择红绿灯较少、更安全、更捷径的配送路线。还配有方位预测、道路让行等功能。AI 能代替人类完成的事多了去,站内“AI”一搜一箩筐。

按照日益扩展的大数据覆盖范围,若以全部运用到人工智能中去,除了创造,人工智能可实现几乎一切人类生理行为。

 

AI 的制造与创造能力

还有很多科技知识分子提出:人工智能将代替除「创造」类以外的所有职业。如,艺术设计类、科技研发类、生化安全类等。

确实,如今 AI 充其量就只能在制造类职业中大展拳脚。并且,他们在其领域中比人类更具有敏锐、高效、安全的行动能力。比如说工业制造方面,相比让人类亲历亲为,AI机器人确实是个更恰当的选择。AI 机器人既不受生理机能限制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又避免了生产工作对人类造成意外伤害的结果。

但我不懂为什么创造能力就「不会」被取代了?或者只能说「暂时」不会被取代。

人类的脑容量以及运行速度是很受限的,但是人工智能电脑的容量以及计算速率要比人类高出多少个次元。我认为,人类的思维轨迹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前因包括:寄托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以及沉淀于人类历史的文明智慧。假若将其以「足够庞大」的数据形式全部输入到 AI 电脑中,那么 AI 不也可以根据人类的思维轨迹与所知所想模仿创造工作?这看似也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科技 | 霍金预言:“AI 将奴役人类”,这只是一道”自我毁灭“的多选题...-宅客ZhaiiKer

(《钢铁侠》的 AI 管家 Jarvis )

 

《致命性自主武器宣言》——科学家们的话,一点也不可信

引入一则新闻:

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 2018 IJCAL 上,太空探索技术 CEO、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衔领 2400 多名科学家与 AI 专家签署了《致命性自主武器宣言》(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 pledge):「承诺永不发展致命性 AI 武器」。包括 90 个国家、160 多家 AI 企业或机构。

什么“人类个体生死的决定权,决不能交给机器”、“「掌控他人生死」让人产生负罪感”......blablabla......都是虚情假意的担心与忧虑,一点也不可信!

请问,科学家是干嘛的?

探索新知呀。

国家、企业雇他们来干嘛的?

创造啊。

对于充满探知欲望的科学家们来说,在面对 AI 这么一个触手可及的未知领域时,放弃引火自焚就是放弃治疗。这是科学家们独有的一种「瘾」。

美国海军建造无人驾驶潜艇战斗群 UUVRON 1、中国在珠海建造全球最大无人潜艇科研基地、Google 的军用无人机 Maven ……他们明明不是「不发展致命性 AI 武器」,而是「不“私自”发展致命性 AI 武器」。并且, 我们该怎么理解“致命性”这个词?战斗潜艇、无人飞机这些「不致命」吗?它们被制造出来不就是为了「要致命」的吗?还是说,只要对地球不造成致命性伤害就好了?那灭霸的响指也是可以保留一下的嘛……

并且,我们应该清楚一个概念,半 AI 半人工监控也是 AI ,而当我们实现像《Alita》那样的全 AI 自主控制产品时,已经是霍金预言的 Ending 了。

科技 | 霍金预言:“AI 将奴役人类”,这只是一道”自我毁灭“的多选题...-宅客ZhaiiKer

(电影《Alita》)

 

AI 的自我复制与永生

看过《我,机器人》、《终结者》、《机器人帝国》等系列科幻作品的人应该也考虑过,人类或许可以无止尽地探知并自我提升,但受限于「生理机制」;而机器人完全可以突破人类生理限制达到「永生」。人类最强大的动力来源于「求生欲」,而人类的一切建设也都是为了生存。

设想如果 AI 人工智能系统也效仿拥有人类「生存」的欲望,但又不受时间演变的损坏影响,那 AI 也将得到所谓的「永生」。人类的永生包括心理意志与生理身躯的永恒,但 AI 的意志永生仅仅是数据转移这么简单的事情,硬件外壳的更新换代更是一张简易实现、永无止尽的进化史。

 

科技 | 霍金预言:“AI 将奴役人类”,这只是一道”自我毁灭“的多选题...-宅客ZhaiiKer

(电影《终结者2018》)

 

人类与 AI

AI 被定义为效仿人类智力的存在,但我们不知道人工智能会辅佐人类,还是支配人类。

霍金认为,就算有人能设计出攻克 AI 的计算机病毒,那么就会有人设计出能提升并复制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这就会带来一种能够超越人类的全新生命形式。

所以,贝索斯的什么太空之旅,移民到火星,都是假象而已。

因为霍金的预言一,将会比预言三降临得更快。

[zrz_insert_post id=36263]

AI 人工智能 影视 科技 霍金
赞(0) 收藏(0)
影视 | 迪士尼经典动画《小姐与流氓》重拍,迎来系列第三部作品
上一篇
游戏|《怪物猎人:世界》PC 版确定将存在帧率不锁定选项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所有评论(15)
  • hlcx

    AI有没有创造力?

    4年前 回复
  • shen

    没那么夸张吧

    4年前 回复
  • zljv16skynet

    也许某一天,人类会被自己的发明所替代,ai也可能具有人格

    5年前 回复
  • liurain6000

    生命总会找到出路。。。对于AI而言,进化成为自主意识体只是时间问题;而人类突破自己也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谁个更快更强,谁就能胜出为主宰者。

    5年前 回复
  • quakett

    也许现在咱们就是已经生活在母体中了呢?还在这儿预言呢,其实早已成为了奴隶 ✗笑哭了✗

    5年前 回复
  • 月落

    哪一天,人类最终离开地球不是星际探索,而是星际逃亡

    5年前 回复
  • lzylzy

    人类要走向太空 没有AI是不可能的 估计只有AI能发明穿梭太空的飞船 这么强大的AI人类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我觉得无解 。问题留给下一个霍金吧。

    5年前 回复
  • dudu

    最后很多东西会如科幻电影般实现的

    5年前 回复
  • qmjdjq

    当前的AI只不过是基于已有的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仍然只是程序代码,这些永远不会产生出新事物,也就是创造,这是和人类智慧的本质区别,再复杂先进的程序和算法,它自己本身不能产生出高于自己功能的算法,否则就就是计算机里的永动机,理论上是不存在的,也就不会出现智力高于人类的人工智能(算法)。

    5年前 回复
    • 菜鸟石头

      @qmjdjq: 同意这个观点!

      5年前 回复
    • Meisner

      @qmjdjq: 我认为呢,现在的所有理论都是人类的认知,理论本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有多少理论结果都是此前完全不被接受或反对的。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审视和批判过去。未来永远得不到解释,这就是“明天”之所以让人兴奋又畏惧的原因。

      5年前 回复
  • 给你送悟空

    值得思考
    也值得讨论

    5年前 回复
  • 仿真时光

    倒是第三个预言,人类正在走向灾难或通往星际之路,比较可信,我也觉得,人类若不走出地球,不飞向星际,迟早灭亡。

    5年前 回复
    • PnP

      @仿真时光: 大过滤器了解一下

      5年前 回复
  • 仿真时光

    人工智能的关键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完全没有可能造出有自我意识的智能体。没有自我意识的智能只是机器。

    5年前 回复
文章聚合
影碟 | 《敦刻尔克》4K UHD BD 声画表现无可挑剔
影音 | EISA 公布 2020-2021 年获奖产品
影视 | 杰克·吉伦哈尔自曝身穿神秘客战服全过程
数码 | 三星 Galaxy S9 / S9+ 预览:尽在细节中
热门专题
17
CES 2023
31
影音入门
影音 | 幕放新声·声画合一 海信激光电视 88L9V 品鉴会圆满举行
kagakadaj
711 0 7
科技 | 谷歌将在 2022 年尝试将生态整合,试图比肩苹果
宅客ZhaiiKer
1,062 0 2
影音 | 松下推出 2022 款旗舰 OLED 电视 LZ2000,配备更亮的“Master OLED Pro”面板
宅客ZhaiiKer
1,252 0 1
影音 | 索尼推出 2022 款电视阵容:首款 QD-OLED 电视现身
宅客ZhaiiKer
3,226 1 2
15
  • 0
  • 15
关于宅客ZhaiiKer

宅客ZhaiiKer 是一个宅文化轻社区,从影视、动漫起步,衍生至数码、游戏、玩物、电脑等各种与宅相关的领域,致力于各领域的资讯、评测、深度解读以及社群连接,创造有品位高品质的宅文化乐趣。

友情链接
FIXSUB字幕侠 数字尾巴
合作相关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投稿须知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16-2023 宅客ZhaiiKer. Designed by nicetheme. 粤ICP备15017374号-1
  • 首页
  • 资讯
  • 评测
    • 影音评测
    • 数码评测
    • 玩物评测
  • 分享
  • 专题
  • 视频
  • 社区
  • 浮力
# 4K # # HDR # # 索尼 # # 蓝光 # # UHD #
Meisner
沉迷猎奇的瓶中小人
863
文章
372
评论
2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