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电影院几乎是总有一间在附近,相信不少人假期消闲都会购票入场看电影,但究竟一间电影院背后要经过多少工序,才可将一套电影放映至入场观众的双眼呢?就让艾域带大家深入电影院放映机房了解一下吧。
DCP 硬盘 + KDM 解密密钥 全面取代胶片
自香港电影院在十年前开始数码化之后,当下放映胶片电影拷贝的电影院应已绝无仅有,但弃用胶片之后,电影院上画的电影又是如何放映的呢?答案就是「胶片变硬盘」。据嘉禾院线旗下全新电影院 StagE 的机房工作人员表示,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取得由电影片主提供之 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数码电影院封装)硬盘,再将硬盘内的数据以 USB 传送至 TMS(Theatre Management System)影院管理系统,过程需同时连接及下载该电影相应的 KDM 解密密钥。
▲ 以前每套于电影院放映的电影都会是一卷又一卷胶片母盘,现时已转为装载于硬盘的 DCP。
▲ 收到片主提供的电影 DCP 之后,电影院工作人员就会将之接驳并传输至电影院的 TMS 系统。
▲ 传送时需同时连接装载 KDM 解密密钥的 U 盘。
TMS 分发影片内容至每个影院服务器
将 DCP 及 KDM 解密密钥传送到 TMS 之后,放映人员一般情况都会预先将不同电影内容预先传送至每个影院的服务器储存,而在正式放映之前,工作人员就会乘着空档作试播,主要会观看片头、十多分钟的正片内容及片尾名单,检查画面、声音及字幕会否出现问题。确定一切正常之后,就会根据电影院「排片」人员设定之放映场次,在每个影院的服务器中作相关放映排程。
▲ TMS 实际上是一部装载着影院管理系统软件的电脑。
▲ 将 DCP 输入至 TMS 之后,电影院放映人员就可预先输入要放映的电影至每个影院的投影系统服务器中。
▲ 输入完毕之后,电影院工作人员就会预览该套电影,确定声音、画面及字幕都没有问题发生。
数码放映可保持素质 亦较环保
虽然经常有人争论胶片放映还是数码放映的画质较佳,但如非特定格式的大片幅胶片,否则站在电影院营运者角度而言,放映胶片拷贝就要面对「每放映一次、素质就变差一点」的问题,因为胶片底片在放映时会被刮损,而且一般片主都不会为一间多影院的电影院提供多个胶片拷贝,令排片放映的灵活度大减。
而嘉禾院线的技术人员代表亦表示,数码放映除可确保声画素质不会随着播放次数增加而变差之外,一个 DCP 拷具就可在一间电影院的不同影院中放映,令放映以至操作上都更为方便。而由于 DCP 说穿了就是一个大容量的硬盘,可以重复使用直到硬盘损坏,而不像胶片拷具般每次用完即弃,在环保角度上亦有所裨益。
▲ 现时大部分电影院都已是数码放映,一套电影的整个放映期都可以维持同一声画素质表现。
▲ 在香港大部分电影院都设有多个影院,改用数码放映就可以一个 DCP 作多院放映。
跟在家里看片的方式差不多
现在大城市小户型想享受家庭影院还是蛮有难度的,大户型也得装修时就准备好
长知识了,哈
在家里看的优势就是随时可以暂停
@骨骼惊奇: 是的,主要是为了上厕所和抽烟 ✗笑哭了✗
这还真是第一次看到放映室内部,虽然数字影片已普及不过还是怀念胶片放映机...
真幸福啊 好想搬回家。。。。也就是捷特瑞的那套。。。。太贵了。。。。有钱真是好啊
在家里看除了要有一块好的屏幕外,还要有好的声学系统,所以以后装修,管线必须是要预留好了
不管是清晰度亮度对比度,还是画面的层次感,都不如在这里下载好4KHDR资源在家的OLED电视 看着爽,电影院的优点仅仅是屏幕大音响好
还是家里买一台4K HDR的三星索尼爽!
不但看电影不受打扰,而且喜欢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PS,什么时候看4K就什么时候看4K
科技进步的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