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入门 Hi-Fi 或者是家庭影院,电视、投影仪、音箱这方面等都还好办,但一旦到了功放这里,就完全瓶颈了。不懂啊,啥叫前级功放、后级功放?啥叫合并式功放?有啥不同?家庭影院用和纯 Hi-Fi 用还有区别?这些都是问题的根源,为了保证大家入门能够清晰明了,还是做一次详细的介绍吧。
什么是功放?
既然要组装一套家庭影院,那就得先了解每个器材的功能,功放也不例外,你得知道它是干嘛的,有什么用。
功放,准确的说法是接收机、扩音机,英文是 Receiver,意思就是接收音视频信号并进行处理以获得更好的音视频效果输出给视频器材(电视、投影仪)和音频器材(音箱),只不过国内统一统称为功放。
为什么需要功放?
可能有人会问了,我干嘛需要功放?播放机直接接电视和音箱,不就有画面有声音了吗?
理论上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现阶段 Hi-Fi 以及家庭影院来说,功放不仅仅是做功率输出那么简单,对于 Hi-Fi 来说,它需要对基础的声音进行解析处理,尽可能地还原声音效果,之后再进行放大,让音箱发出声音,保证音质细节的输出,而对于家庭影院来说,那就更实在了,它可以做到音视频信号分离,之后进行解码和画质音质的增强处理,最后输出至电视/投影仪和音箱,已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另外有一点是,功放自带的信号源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明显要比播放机自带的多,如果你接的器材比较多的话,功放可以帮你集成管理并切换输出。
功放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从横向来说分为专业功放、民用功放,纵向来说则是 Hi-Fi 功放以及 A/V 家庭影院功放。
专业功放顾名思义,主要应用于会议厅、演出厅、音乐馆甚至是电影院等大型专业场所,普通受众就不需要考虑了。
民用功放就更好理解了,也就是我们在家用的,或者是一些小型餐厅以及会客厅等地方使用,受场地限制,一般这些功放的输出功率不会太大。
民用功放又分为 Hi-Fi 功放和 A/V 家庭影院功放,Hi-Fi 功放主要应用于发烧音乐,而 A/V 家庭影院功放应用于家庭观影,当然,用来听歌也可以,只是相对于 Hi-Fi 来说,效果并没有那么好。
前级功放、后级功放以及合并功放又指的是什么?
无论是 Hi-Fi,还是 A/V ,两者的功放都有分前级功放、后级功放以及合并功放。
对于 Hi-Fi 来说,前级功放更多的是做音频信号接收、调节音量以及基础的信号放大,而后级功放则单纯作为输出放大,功率更大,输出只要有足够好的音箱都可以推出好的效果。合并功放就是指将前后级功放合并在一起,既做音频信号接收、处理,又做大功率输出放大。Hi-Fi 的前级功放分为有源和无源,有源的前级通过电源把信号放大,而无源的前级就只有调节音量的功效。不过现在这个年代无源的前级功放已经非常少了,因为音源与后级的内阻有很大分别,只靠一个音量开关把音源与后级连接起来,内阻的差别会使动态、细节、频效尽失!有源的前级除了调节音量外,还可以作为初步放大及降低音源及后级间内阻之别,即用作缓冲。
而对于 A/V 家庭影院功放来说,前级功放的的作用更强大一些,它接收音视频信号,并进行音视频的分离、解码以及优化处理,使得视频和音频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获得更纯净的信号输出。而后级功放的作用与 Hi-Fi 的一致,作为音频输出放大的效果。合并功放一样的道理,将前后级合并在一起,对音视频做分离、解码等处理,同时又兼顾了功率放大输出。
对于后级功放来说,它需要做的就是把前级来的信号给到扬声器,也就是音箱,不是说越大声越好,而是需要「够力」,这里所指的「够力」就是指有能力保证声音的场面 Hold 住,同时不失细节。
A/V 功放就不能拿来 Hi-Fi 了吗?
也不是,只是比起 Hi-Fi 功放来说,它从设计上和线路输出上就更复杂,使得声音的纯净度受到了更多的干扰,好听点就是染色,不好听就是破坏了声音纯度,在这种情况下,A/V 功放兼顾 Hi-Fi 的可能性比较低,换句话说,如果你既要家庭影院的效果,又要 Hi-Fi,那你最好得配上两个不同的前级,但后级可以是同一个。
单独的前后级功放好,还是合并功放好?
一般来说,分开的前后级功放更好,首先,分开的前级功放和后级功放可以有各自的空间去制作的更精密,用料会更充足,其次,由于分开做相应的处理,相互之间的信号干扰更少,细节表现更充足,合并功放在这点上确实处于劣势,即使是顶级的合并功放,也比不上顶级的独立前后级功放。
如果真要选,该怎么选?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当前几乎所有的厂商,都以推合并功放为主,因为就只有一台机,设置简单,调节方便,上手容易,对入门级玩家非常友好。而前后级独立功放则是属于资深玩家比较喜欢玩的,因为可以自己做不同的定制方案,调节更多样化,玩得更溜。
其次,合并功放有个缺陷,那就是升级,尤其是 A/V 家庭影院这方面,各种新格式的出现,以至于很多老功放无法得到应有的升级,此时你要升级功放,你就得换一台机。但前后级功放分开的就不同了,后级一般升级不会太多,在够用的前提下,后级不需要理会,只需要换前级即可,当然,这个成本也还是需要计算的。
总之,如果你是入门级玩家,合并功放其实已经够用了,因为也分高中低档,而对于资深玩家,我相信独立前后级功放更适合他们,因为他们可以因地制宜去搭配自己所需要的组合,获得不同的影音体验。
呃,才第一段就有些看不下去了。。。receiver是接收器,通俗点说播放机,网络数播都属于这个范畴。而功放叫Amplifer,功率放大的意思,通过电压,电流放大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作者同学还要多逛逛国外论坛啊
@kevin97: 麻烦你多看点多学点再说
@kagakadaj: ok,查了下功放叫Receiver和叫Amplifier的都有。只是看到功放,我第一感觉翻译过来应该叫Amplifier罢了,而且在欧州逛电器店时,里面功放也确实是这个词有这个印象,不能说我错了。就算你是坛主,回话也不用这么高冷吧。
@kevin97: 不如你先回看一下你的评论?
感谢分享好文!!
怎么根据音箱的功率来选择功放啊?
条件允许,必须前后级
好文章啊 好文章
学习了
问一个萌新问题,现在的电视回音壁是属于有源音箱的吧 然后之前又看到回音壁好像不能接前级功放或者合并功放吗?
@Henry: 理论上是不用接了,前级貌似可以接,我没试过
@Henry: 回音壁自带功放
@上善若水: 谢谢
这个和上一篇文章都是关于家庭影院的。 符合我的选择。已经购买并且使用了先锋的次旗舰合并机,11声道的放大确实效果不错
棒棒!家里有台这样的十几年的老音响,已经没用了,看到满满都是回忆
请问家庭音响前后级功放,有推荐的品牌或型号吗?我现在有一套杰士RF6一套,是购买合并机还是前后分级,家里客厅大概有35平方
@897375993@qq.com: 必须是前后级啊
感谢分享好文!!
AV功放现在还是合并机居多,前后级主要还是HIFI使用的比较多些。
@guofangcloud: 总结到位
@guofangcloud: 其实无论hifi还是av,都是合并占据主流,而且是绝对主流,只不过av中前后级用家更少而已
@todzod: 关键前后级的投入相比合并机多了不是一点点,考虑到电源线,信号线等等,投入成倍增加了,素质比较高的后级一般体积也大,发热也高,不适合叠放,需要在室内单独放置占据地方,可以说除了影音室或者听音室之外,普通的客厅根本不适合前后级的搭配了。
这么说过去的家庭影院都是合并功放?直接是影碟机接功放,功放再接音箱,只要是这种肯定是合并机吧?
@爱新觉罗_星: 以前多数是分开的,最近这几年家庭影院规格越来越高之后合并机才更流行。
科普好文,感谢分享
买了雅马哈481,不到3个月485来了,有了杜比视界 ✗哭了✗
@Motry: 所以我就说呀……合并机的劣势就在这里了……
不管是合并还是后级功放,接的都是无源音箱 有源音箱不需要功放,最多前级功放+有源音箱(音量调节和信号的初步放大)
@异灵爵士: 如果是A/V的话,接前级很必要,因为除了调节音量之外,还要负责音视频分离解码以及传输。单靠播放机来处理,还是单一了点,而且很多播放机并没有音视频分离机制。
@kagakadaj: 是滴,A/V的影音分离是很有必要的
谢谢这么好的文章,简单直观
文章写的非常好,对于我这种入门新手很有帮助,尤其是配图,精细易懂,期待后续佳作。 ✗棒棒的✗
@女汉纸的裙底下到底有什么: 后续……我想想先,不知道写什么好
原创图 赞一下!~~简单易懂!~
文章甚好,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一下,前级是 招监制,后级是招技工。不同的监制出不同的效果,技工都是按标准按部就班,你说干嘛就干嘛,出力气。哈哈哈哈哈哈 监制分好坏,技工也分好坏! 合并功放就是 有事当爹又当妈,,,全能奶爸,知道怎么做,就直接着手去干。哈哈哈哈哈哈哈
@W.Y-H: 类比形象,简单易懂,赞一个。 ✗棒棒的✗
@W.Y-H: 可以这么说,你这比较形象